
親愛的孩子們:
也許在你們年輕的生命歷程裡還不能完全體悟這個道理;
“人生跟在[損失]之後的常常是[祝福],跟在[獲得]之後的反而常常是[禍患]”!
許多人年輕時雖然經過苦難的磨練卻能夠發展出溫、良、恭、儉、讓的人格,
使得成長後的事業、家庭都能得到許多助益與愛護,但更多人在少時順遂如意,
財富名氣來得容易,反而發展出狂、詐、傲、奢、爭的個性,
在成長後的事業、家庭雖能一時登上高峰卻往往無法長久,
路越走越窄,直自四圍毫無諍言奧援,犯下無法彌補的大錯。
最近發生在我們四周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國際金融界、國內政商界的貪腐,在在都是例子、警惕!
台灣的學校、社會、政府行政機關都已紛紛開始重新正式人文素養的議題,
大家開始體悟到此時正是台灣人開始改變人生態度、調整工作與生活方式的時刻了,
到底”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失敗”又是如何被辨別的?
台灣人的價值觀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
這些觀念是否正再慢慢地腐蝕台灣的基礎?阻礙台灣的進步?
年輕的孩子們,你們該有什麼新的標準呢?公司一定要”大”,才算成功嗎?
“小而美”,一步一腳印,不惡意抄襲,不惡性併購,不算成功嗎?
商品與服務一定要快速大量低價攻佔全球市場才是登峰造極嗎?
如果能夠使用有機、回收材質,慢工出細活,做出地區唯一特色,減低流行哩數,
保持品質,限量生產,不算成功嗎?
工作一定要忙得犧牲一切、犧牲親情,拼到升高官、發大財才算成功嗎?
工作換來的豪宅、名車、名牌直得去換孩子天真的笑顏嗎?
生活裡只有穿梭於機場、捷運、冷氣會議室.....,沒有美術館、音樂廳、青草地.....,
這樣的生活品質,失去了藝術給你的靈感,大自然給你的啟發,
台灣真的能發展出人文藝術的生活環境,
創造出具有國家文化特色又符合環保節能減碳的品牌嗎?我真的很憂心。
親愛的孩子們,此刻正是需要改變的時候,當你們開始節制貪念,了解”少就是好”,
不短視近利,只求質不求量,只想做與眾不同的事,懂得尊重他人的原創,
重視跨界學習及跨行合作的重要,常常自問所做的工作是否有益於人、有助於社會,
所過的生活是否有”愛”在心中、有”情”於天地,你們就會重新定義”成功”與”失敗”,
當你調整這樣的生命價值觀,你已經開始走在正確的人生軌道上,
你的路會越走越寬,你的手會越牽越多,
最終你會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什麼是”真正的失敗”。
祈願你們點燃台灣滿島的燭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學學文創志業
徐莉玲
***以上轉載自2009學學文創志業6-7月課程表[p.5]

昨天看到上面的這篇文章,心裡很有感觸,因為近來
我的內在一直沒辦法在自我與外在社會的普遍價值觀之間找到平衡點,
我的”未完成”,顯示著我的困頓。
看完文中所倡導的價值觀,一方面我心有戚戚焉,
一方面我也在反思這是否帶有另一種催眠的商業色彩,
(抱歉!無意冒犯!但我不得不這麼小心謹慎的去多加思考也許有更多的其他可能。)
The Mist.
其實現在的我必須承認:我是在迷霧之中的。
但我為何能得以繼續向前。Unlimited raise.
我相信,這是因為我的心中有一種信仰;
對未來美好人生 的信仰。
我想這是西方跟東方思想文化的一個大方向的差異。
西方指鹿為鹿(以不斷的科學實驗成就”學說”),
一不小心就可能指鹿為馬(當”假設”還只是”假說”的時候),
東方說:道可道,非常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東方思想不直說”那”究竟是什麼,也許造成大多數人的困惑,或著大嚷這根本得不到任何知識!
可其實東方思想這才真是揭露了真理、真相。
任何一個對象物,或著說是我們自己本身,都不是我們以為的這樣、那樣,那究竟是什麼呢?
很簡單,這個對象物就是它自己,就是一個這樣存在,沒有其他的形容詞,
從小我們學習的語言都只是帶我們去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
真正的存在,甚至是心智無法認知的,那是要用我們的內在去感受的。
西方思想習慣”眼見為憑”,這就是一種執著,也是自我中心、無知的表徵,
還記得瞎子摸象的故事嗎?在故事裡,摸到象耳的人說大象像扇子,
摸到象腿的人說大象像柱子,摸到象尾巴的人說大象像掃把......,
面對這個浩瀚無垠的世界,我們就像故事裡的瞎子一樣,
我們的能力,我們的智慧還不夠去完整了解這個世界。
可也許是西方思想造成的一種的習慣,他們產生了帝國主義、工業革命、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造成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
我們有了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國家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台灣被他們歸類為第三世界國家);
工業革命造成了人口急速膨脹,由於這點
更加速了帝國主義的向外侵略擴張版圖,
日不落地國在全球的商業行為也加速了資本主義的被崇拜;
資本主義造成了左派、右派任何形式的可怕戰爭,
以及無數次的石油危機、原物料不合理上漲、金融海嘯、國際公司惡性倒閉.....。
現在,西方思想的無知已經不僅僅是危害到全世界的人們,
資本主義下的無止境”都市化”(為解決戰後嬰兒朝的爆炸人口),
種種不肖商業行為都因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唯一價值觀而被合理化,
地球逐漸沒有綠地、沒有樹木、沒有森林、沒有乾淨的空氣、沒有乾淨的水源,
臭氧層破洞造成紫外線直接照射地球表面,都市熱島現象造成熱空氣散不出去,
地球表面的溫度一直在提升,使得南北兩極冰山溶化成水,
全球海平面持續上升,馬爾地夫遷國計劃.......,
這些,可都不是小問題。
西方思想深受科學實驗精神影響,並奉為圭臬,
導致人們常常勿把錯誤的當真實,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但現在能這樣指出錯誤的,往往都是因為已經開始出現惡果,並由很多人來承受了。
中國人的思想,始終都是講求天人合一的,做人行事一定都是要順應天理的,
清朝末年的鴉片戰爭就是起因於東西方進出口貿易,出超、入超不平衡,
英國不滿意中國因擁有良好的絲綢、瓷器而獲得大量外幣,
所以才傾銷使人萎靡的鴉片給中國,這就是一個惡的因。
後來中國的鎖國政策、八國聯軍....,導致中國的衰敗。
但這在現代,不只是帝國主義國家自食惡果,也逼使全球有機物買單,
因為他們的無知造成太過自我主義,對於想要的不擇手段、不顧他人,
他們撲滅中國文化,沒有意識到謙虛、和諧,與自然共存是多麼重要的事。
他們其實就是因為知道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才要幼稚的強加毀滅,
但,人是不能勝天的,
在由西方主導的二十世紀裡,他們的工業化、現代化、科技化....,
他們用資本主義壓榨其他人事物的時候,到底忽視了多少人文精神、人道主義。
目前,中國總人口13億,印度10億,美國3億,
但為什麼一個美國卻可以揮霍掉全球的物質需求。
世界上的道理都是同理可證的。
前文中,學學文創文中所提及年輕人應重新定義成功與失敗的標準;
哪些是該努力去實踐,哪些又是該被鄙視揚去的,
應該要這樣說吧!
成為一個有錢、有勢、有地位、受人尊敬的人,絕對是很棒,而且值得去追求的,
但重點不是在於這些看得到的物質,而是在於那些看不見的、無形東西,
是我們面對改變的態度,還有我們內在的感受。
譬如面對去取得我們想要的東西,
可以選擇有效率的不既一切掠奪,這方法的好處是一定拿的到,而且迅速、確實。
但還沒看到的缺點是;這就起了一個惡的業的頭,也許會有挾怨報復、共赴黃泉....等。
或著選擇和平的溝通、說服,這方法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並在獲得彼此信任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的感受,我們可以感到自我存在價值的提升,
這是無價的。我們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他人或著社會。
所以,其實我是相信賺大錢是好的,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做很多很棒的事情幫助很多人,
因為這樣我們就會很開心,很幸福。這才是人生的目的。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行本惡。
但其實,人本無性。這就是為什麼俗語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就是信念的堅定,你要可以說:”我相信我做得到!”。
我們可以善,也可以惡,就在轉念之間,有沒有想通。
回到之前提到西方思想中的”帝國主義”、”工業革命”、”資本主義”,
我不會因為這些思想造成了現在種種的惡果就說這些思想通通都是錯誤的,
不然這些思想不會影響由古至今這麼多人都為其身體力行,
不然我們要怎麼進步到現代科技化的便捷生活,
它一定是有它很棒的地方,才會讓普羅大眾為之著迷,
但,正也是因為我們大家都是普羅大眾,
所以我們會被物質世界迷惑住了,把虛妄的當作真實的來執著,
你看見她笑,你也就跟著開心地笑了。
真實的快樂是來自於她感受到、了解到你愛她,所以她開心地笑,
而不是因為你手中的不管是幾百朵的鮮花,也不是因為那閃亮的幾克拉鑽石。
我們需要的是快樂,而不是物質界的花、鑽石、名錶、跑車、豪宅。
也許有人會說:『不!我知道她真的只是因為那花、那鑽石而開心地笑!』
那我會說:離開她,因為她是惡魔。
她不愛你,卻又對你需索無度,你是在耗損自己,到最後你會連自己都失去。
但也不要偏頗到認為美麗的花、鑽石、名錶、跑車、豪宅就都是罪惡的,
因為他們的確是美好的。
必須要再重申一次,重要的是我們去面對外在事物時的態度,還有感受。
擁有美好完整的心靈,健康的身體,還有經濟穩定無缺的物質生活,
這不是選擇题,無須三選一。而是問答题、申論題,缺一不可。
要相信自己值得擁有這一切。
很多人連現在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的許願都做不到,
因為他們的心中有太多恐懼;莫名的恐懼,
既然是莫名的,那麼就試著把它想通,然後去除吧!
為什麼一定要去除心中的恐懼,因為沒有人想過的很不幸吧!
面對人生,恐懼只會招致不幸!
任何一個當下,我們就可以頓悟,停止我們的無知。
在沙吉難陀大師講述古印度瑜珈大師巴坦加里所著的《瑜珈經》[練習篇]中提到:
『無知、自我中心、執著、憎惡和堅守有形體的生活是達成人生道路的五大障礙。』
『無知是其餘幾項障礙的的溫床,不論他們是潛伏的、薄弱的、中斷的或持續的。』
『無知就是把短暫的視為永恆,不純淨當作純淨,痛苦當作快樂,而將非我當做自我。』
『有了享樂經驗後,執著隨之而來。』
『有了痛苦的經驗,憎惡隨之而來。』
『由於過去經驗的累世流轉,對生命產生了執著,即使聰明人也一樣。』
『在精微的思想形式裡,這些障礙都可以藉由回歸至最初的起源處而去除。』
『有分別心的人,所有事情都將是痛苦的。其後果是:已得到的東西會因害怕失去而焦慮不安;
導致印象留在心裡,創造了新的慾望;三個本性特質相互衝突、矛盾,而一直控制著心靈。』
*註:本性的三個特性為”悅性”、”變性”,”惰性”。
『培養友善的態度以得到快樂,對於不快樂的要給予憐憫、欣喜擁有善良道德、不理會邪惡;
如此,心靈可以保有不受干擾的平靜。』
沙吉難陀大師說:『誰不喜歡平靜?誰不喜歡快樂?每一個人都喜歡。
所以,巴坦加里給了我們四把鑰匙:友善的、憐憫的、喜悅的、以及不理會的。
世上只有四種鎖,把這四把鑰匙永遠待在身邊,
只要遇到任何一個鎖,你就有正確的鑰匙打開它了。
四種鎖是什麼?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有道德的人、邪惡的人,
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將任何人放進這四種類別裡。
不要那麼嚴肅啦!
開心笑一個吧~
人生還是要過,等下還是要吃滷肉飯跟養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