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昔日好同學的作品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原本這次他回台灣剛好有趕上我們辦的同學會的
結果身為一半同學會主辦人的我
居然很欠揍地跑去熱帶海島小琉球玩了
所以沒能見到大家..........很殘念.....................
今天天氣是陰冷的
不像他們當初在創作的時候那麼酷熱
以下********字行間為轉載自[台北當代藝術館部落格]網路文章
******************************************************************************************
- Oct 01 Thu 2009 18:30
當代館廣場怎麼又冒出一堆東西了咧?!
繼二畝綠油油的稻田之後,《後地方:地方性的逆轉》展覽,又在當代館的廣場上玩新花招!
眼看前一陣子,炎炎夏日的當午,在幾無遮蔭的當代館廣場上,一群來自法國、日本及台灣的藝術家,揮汗如雨地組裝著一根根的木頭,他們計畫以廣場上的拱門為基準,蓋出一棟有著圓弧形屋頂的長木屋。當民眾走進這棟貌似可以為行路人帶來一絲涼意的小木屋時,馬上會因為屋內設置的桑拿暖氣設備,而熱的立刻逃出屋外。這是跨國創作團體SUMO Studio根據當代藝術館的建築和台灣在地的特色,而特別創作的作品「Sitting in my room, Too tough to die.」。SUMO STUDIO是由四位對公共空間感到興趣的藝術家所組成,包括林國威(台灣)、吉田真悟(日本)、 Ludovic Méhauté(法國)、及Caroline Bouissou(法國),他們此次的創作,展現的是《後地方》展覽中,「與當地歷史環境的特殊性進行對話」的精神。在酷熱的夏天、在一個屬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舊台北市政府的古蹟拱門下,藝術家們以在台灣當地撿拾的廢棄建築木料和鐵板為素材,建造一個空無一物、有著類似三溫暖功能的建築,模擬了一個極為吊詭的自然環境和自相矛盾的狀態──原本用於遮陰的木屋,卻成了比戶外更熱的空間;原本是讓人放鬆身心的桑拿浴,卻成了讓人一刻也無法忍受的活動。
木屋的形狀是根據拱門建造的,有沒有一種「塞」進去的感覺啊!
木屋裡頭仿照桑拿屋,用木箱把暖氣包在裡面,歡迎來做三溫暖喲~~
********************************************************************************************
一開始看到這作品
真是二丈金剛摸不著頭
只覺得當年那個又瘦又小的他
居然已經可以徒手做出這麼大個作品來
很有趣 也很不可思議
但一想到在關渡的黃咪咪如果看到這件作品時的 "碎唸"
就更令我想笑
畢竟黃咪咪對於木工的愛好....實在是不在話下
他都自稱那些磨砂機、鋸片...是他老婆
他們兩個同窗三年,也似乎是他們兩個一直在互相良性競爭著
轉眼12年半
人在風在。
他們特地留下了兩個小窗
讓原本拱門上的兩盞崁燈
照亮桑拿屋內的空間
是運用了"地方"當地的裝飾燈
來延伸塑造出具實用性及氣氛營造的桑拿浴燈
可說是應用的很巧妙
今天走進去
因為天氣是陰的
所以感覺到木箱是暖的
很好
展場資訊書面簡介
在網路上抓到的照片
你怎麼又變胖了喔~厚厚厚...
相關網路報導↓
OCAC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2009/09/19
4MEN男人風2009/09/21
華藝世界美術資訊網2009/09/21
MOCA當代客-台北當代藝術館部落格2009/10/01
回家的路上
居然遇見一隻
在市中心卻想伪裝成叢林軍人的
*迷彩蛾*